中国佛教名山之普陀山有哪些相关知识呢?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亦称补陀洛迦。在浙江普陀县。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唐以前传有梅福等寄隐修道,故又名梅岭山。据佛教传说,唐大中年间有一印度僧人来此,亲睹观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故称此地为观音显圣地。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因略以称岛。
唐大中十二年(858,一说五代後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惠萼(一作惠锷)礼五台山得观音像,归国时舟过普陀山遇风不能进,遂留像归安开元寺(今称“不肯去观音院”)。自北宋以还,该山观音信仰盛行,寺院渐增,僧众云集。元《补陀洛迦山传》仅提到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几处,可见寺庙不多。
南宋绍兴元年(1131)将普陀山佛教各宗归於禅宗。明清三代相继兴建寺院,至清末遂有三大寺、七十余庵堂与一百多处茅蓬。 主要寺院有:1、普济寺。为普陀最大的寺院。传为真歇禅师初住之寺,後有慧辉、普济、怀信、祖铭等相继主持,几经兴废。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敕建圆通宝殿并赐额。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敕建佛殿,三十八年重修大殿,赐寺额“普济群灵”,改名普济禅寺。现存大殿为清雍正九年(1731)奉敕重建,有殿阁堂庑200余间,为山中供奉观音大士之主?。2、法雨寺。明万历八年大智真融创建,名海潮庵。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
清康熙三十八年兴修大殿等,赐额“天花法雨”,因改今名。同治、光绪年间续有兴建,现存殿宇245间。3、慧济寺。亦称佛顶山寺。明初僧慧圆结茅山顶,创立慧济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扩庵为寺,名慧济寺。全寺有四殿、七宫、六楼,与普济、法雨并称为普陀三大寺。
此外尚有洪筏堂、锡麟堂、药师庵、澄心庵、息来庵、三圣庵、文昌阁及妙峰庵、悦岑庵、鹤鸣庵、大乘庵、长乐庵、长生庵、双泉庵、常明庵、逸云庵、伴云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