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信息>如何体现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茶文化精神?

如何体现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茶文化精神?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2-02-21 13:44   点击:5598   编辑:niming   手机版

  元代是中国茶文化脱胎换骨,走向带有简约风骨的时代。当时的茶人钟情于“活水新茶” 的茶艺,风靡于融入大自然,与自然契合,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的茶道。元曲深刻地反映了这 方面的内容。与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比较,元曲少了专门描写饮茶过程和上层茶文化的精细、优雅风韵 的作品,却多了反映日常生活中表现茶的豪放、饮茶的欢快、民间饮茶风尚的描写。
  如吴弘道小 令【双调•拨不断】《闲乐》:“泛浮槎,寄生涯,长江万里秋风驾。稚子和烟煮嫩茶,老妻带月焦 新鲊。醉时闲话人与茶、与江水、与天地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开阔的意境,一种天人合一的意 境,反映了元代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渴望。再如杨朝英小令【双调•水仙子】《自足》:“杏花 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蒭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
  客到家常饭, 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此曲突出了“以茶交友”的主题,突出了中华民族与人为善、看 重友谊、热爱和平恬静生活的精神。乔吉小令【双调•折桂令】《自叙》也以淳朴自然、音清婉谐 的笔调写出他心目中的茶:“斗牛边缆住仙槎,酒瓮诗瓢,小隐烟霞。
  厌行李程途,虚花世态,潦 草生涯。酒肠渴柳阴中拣云头剖瓜,诗句香梅梢上扫雪片烹茶。万事从他,虽是无田,胜似无 家。”这里选取了冬季一个生活场景:从梅梢上扫下雪片烹茶。瓜的清甜,茶的清香,似乎使吟出 的诗句也沾染上清雅香甜的味道。而张可久小令【双调•折桂令】《村庵即事》则表现出一种闲 情逸致的民间生活雅趣:“五亩宅无人种瓜,一村庵有客分茶。
  春色无多,开到蔷薇,落尽梨 花。”活脱脱一幅伴着茶烟的乡间生活小景。人、茶、环境浑然一体,没有嘈杂的喧哗、没有人世 的纷争,在把盏品茗中,一种宽容,一份豁达,一番关怀,一点优裕充溢其间,茶之味滋润着元代 人的性灵。这也充分反映了元代人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 的心境。
  从已发现的反映元代饮茶习俗的文献资料来看,元代的饮茶习俗,在康宋至明清的发展过 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为明及以后的茶文化向新方向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一是茶艺走 向简约。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经过千年烘焙的 茶、茶文化、茶精神也被裹挟进大融合的潮流,并成为这个舞台上不可缺的“名角”。
  一方面,北 方少数民族出于生活的需要,在选择、吸收中原茶文化的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生活习 惯,糅合了自己民族的习惯、爱好、审美要求,赋予了茶文化一种新的特质和形态。另一方面,在 蒙古贵族高压下,郁郁不得志的文人雅士,试图用茶汤浇开心中的块垒,借茶的那份怡人的清 香,些许提神的清爽,以及几分从容的韵味,表现超凡脱俗的风骨。
  如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声称 自己是分茶能手,他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 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无名氏杂剧《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中的主人翁王焕也被称为是分茶 能手。以擅长宋元时期茶艺中要求极高的“分茶”技艺自我炫耀,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表现自 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是元代茶文化精神的一股思想潮流。
  当这股思潮与少数民族追求 茶的“本味”“清饮”之风在传统文化底蕴上的茶文化汇合后,便形成了元代茶艺简约化、茶与自然结合的新特点。二是茶人走向自然。元代是一个隐逸风气极盛的时代,文人崇尚隐逸,常常喜欢把自己的 隐逸情怀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许多有才学的人隐居山林,以茶解忧。
  宋人那种时时处处都用儒 家的礼仪规范饮茶之风渐渐散去,自然情趣浓重的茶道越来越时尚。马致远杂剧《西华山陈抟 高卧》第四折色旦云:“我与先生奉一杯茶,先生试尝这茶叶何如?”陈抟云:“是好茶也! ”唱:“这 茶呵采的一旗半枪,来从五岭三湘。泛一瓯瑞雪香,生两腋松风响,润不得七碗枯肠,辜负一醉 无忧老杜康,谁信您卢仝健忘。
  ”表面上是描写道家陈抟老祖品饮来自五岭三湘的名茶,喝得遍 体舒泰,两腋生风,实际上借此在茶的世界里放牧自己的灵魂。卢挚小令【双调•沉醉东风】 《闲居》:“学邵平坡前种瓜,学渊明篱下栽花。旋凿开菡萏池,高竖起茶蘼架,闷来时石鼎烹茶。 无是无非快活煞,锁住了心猿意马。
  ”这里,作者不仅对当时烹茶做了生动的艺术再现,而且十分 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展现了一种茶道古风的素朴要旨,拓落出尘的恬淡 心境,荷池茶架的山野美趣。宋方壶小令【双调•水仙子】《隐者》青山绿水好从容,将富贵荣 华撇过梦中。寻着个安乐窝胜神仙洞,繁华景不同,忒快活别是个家风。
  饮数杯酒对千竿竹,烹 七碗茶靠半亩松,都强如相府王宫。”用饮茶等方式排解忧郁。以茶隐志,以茶励志,以茶明志, 反映了元代有节操的文人身处逆境而胸襟磊落的品格。饮茶追求清饮,钟情于茶的本色本味,寄情于古鼎清泉,忘情于幽雅胜境,在元曲中亦颇多 见。
  李德载小令【中吕•阳春曲】《赠茶肆》第四首:“龙团香满三江水,石鼎诗成七步才,襄王无 梦到阳台。归去来,随处是蓬莱。”汪元亨小令【中吕•朝天子】:“访壶公洞天,谒卢仝玉川,住 潘岳河阳县。汉家陵寝草芊芊,叹世事云千变。暮鼓晨钟,秋鸿春燕,随光阴闲过遣。
  结茅庐数 椽,和梅诗几篇,遂了俺平生愿。”宋方壶小令【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居》:“功名梦不成, 富贵心勾罢。青山绿水间,茅舍疏篱下。广种邵平瓜,细焙玉川茶,遍插渊明柳,多栽潘令花。 清佳,寻方外清幽话;欢洽,与亲朋闲戏耍。”这些佳作不仅写出了作者爱茶品茶的心情,更反映 出茶幽雅飘逸的风貌及内在力量和功效,展示了茶文化的精神品质。
  尤其是张可久小令【中 吕•喜春来】《永康驿中》:“荷盘敲雨珠千颗,山背披云玉一蓑。半篇诗景费吟哦,芳草坡,松外 采茶歌。”在芳草如茵的山坡上,采茶姑娘轻快的歌声从松林那边传来。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 心情,该小令不仅是由于作者用淡淡笔墨表达忘情山水、轻快自如的心境而成功,还因为是作者 耳闻目睹的采茶情景的实录,而更显弥足珍贵。
  打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飘着茶香。元曲中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茶事描写, 犹如一脉时宽时窄、时急时缓的元代茶的历史的流程。虽然它不可能像茶史专著那样做详细的 记录。但是,假若没有这些茶曲,元曲定然减色;假若没有这些茶曲,我们也很难想象到元人尤 其是文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很难理解元代文人在人格精神饱受重压的境遇中,竟然创造了堪称 高峰的一代文化。
  正是由于元曲,才使中国茶文化久远的传统得以持续向前发展,构成中国茶 文化丰富的形态;也才能让我们从这些似乎信手拈来的独特别致、清新鲜活的茶风茶俗描写中, 找到元代社会的兴衰隆替与其经济、政治、文化嬗变的朦胧身影,以及身在其中的元代人的心 理:一种时代的心理,一种民族的心理,一种文化的心理。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