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柏树的特点
龙柏的特征特点:
龙柏属于圆柏的一种变种树种,也是一种大型的乔木,高度可以达21m,胸径就能够达到3.5m,一般高度在8m左右,叶子鳞形,很是翠绿,它在幼年期树冠呈塔形,而到了成熟期间则展现为圆冠形,因为其生长到一定的程度枝条会进行盘旋生长,样子和盘龙有惊人的相似,所以才叫做龙柏。龙柏的耐修剪性很强,可以被打造各类姿态,充分发挥美观性,是城市街道绿化以及园林栽培中十分常见的观赏树种。
龙柏的市场行情:
龙柏生得葱翠,而又挺拔,绿化效果高,存活率高,观赏性特别强,是园林绿化中特别常见的灌木,也称得上运用最多而广泛的灌木,各地都有栽培,未来的发展也是一片光明。
龙柏图册 8张龙柏是圆柏的人工栽培变种。树冠圆柱状或柱状塔形;枝条向上直展,常有扭转上升之势,小枝密、在枝端成几相等长之密簇;鳞叶排列紧密,幼嫩时淡黄绿色,后呈翠绿色;球果蓝色,微被白粉。高可达8米,树干挺直,树形呈狭圆柱形,小枝扭曲上伸,故而得名。小枝密集,叶密生,全为鳞叶,幼叶淡黄绿色,老后为翠绿色。球果蓝绿色,果面略具白粉。龙柏树形除自然生长成圆锥形外,也有的将其攀揉盘扎成龙、马、狮、象等动物形象,也有的修剪成圆球形、鼓形、半球形,单值或列杆、群植于庭园,更有的栽址成绿篱,经整形修剪成平直的圆脊形,可表现其低矮、丰满、细致、精细。龙柏侧枝扭曲螺旋状抱干而生,别具一格,观赏价值很高,中国各地广为栽培。(原种)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3.5米;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形成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形成广圆形的树冠;树皮灰褐色,纵裂,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状弯曲,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四棱形,径1-1.2毫米。叶二型,即刺叶及鳞叶;刺叶生于幼树之上,老龄树则全为鳞叶,壮龄树兼有刺叶与鳞叶;生于一年生小枝的一回分枝的鳞叶三叶轮生,直 伸而紧密,近披针形,先端微渐尖,长2.5-5毫米,背面近中部有椭圆形微凹的腺体;刺叶三叶交互轮生,斜展,疏松,披针形,先端渐尖,长6-12毫米,上面微凹,有两条白粉带。雌雄异株,稀同株,雄球花黄色,椭圆形,长2.5-3.5毫米,雄蕊5-7对,常有3-4花药。球果近圆球形,径6-8毫米,两年成熟,熟时暗褐色,被白粉或白粉脱落,有1-4粒种子;种子卵圆形,扁,顶端钝,有棱脊及少数树脂槽;子叶2枚,出土,条形,长1.3-1.5厘米,宽约1毫米,先端锐尖,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上面则不明显。(注:龙柏图册网址)生长环境喜阳,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抗寒。抗干旱,忌积水,排水不良时易产生落叶或生长不良。适生于干燥、肥沃、深厚的土壤,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强,较耐盐碱。对氧化硫和氯抗性强,但对烟尘的抗性较差。分布范围龙柏产于中国内蒙古乌拉山、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湖北西部、湖南、贵州、广东、广西北部及云南等地。生于中性土、钙质土及微酸性土上,各地亦多栽培,西藏也有栽培。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繁殖方法嫁接嫁接常用2年生(1年生壮苗亦可)侧柏或圆柏作砧木,接穗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树侧枝顶梢,长10-15厘米。露地嫁接于3月上旬进行,室内嫁接则可提前至1-2月,但接后须假植保暖,3月中下旬再移栽圃地,嫁接方法采用腹接,接穗剪去下半部之鳞叶,腹接于砧木根颈部,砧木枝叶全部保留,接后壅土近接穗部或用塑料薄膜覆盖于床面,使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成活后可施薄肥,并修去砧木顶梢,第二年春将砧木上部齐接口剪除。扦插扦插繁殖有硬枝(休眠枝)和半熟枝扦插两种。休眠枝扦插又有春插和初冬插之分。春插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初冬插于11月上中旬进行。插后用薄膜覆盖,保温、保湿,可促进愈合和提早生根。半熟枝扦插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插穗选用侧枝顶梢,长15厘米左右,剪除下部小枝及鳞叶,插入土中5-6厘米,株行距可采用5厘米×12厘米,插后掀实,充分浇水,搭棚遮荫,以后经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冬季干燥时在中午亦须喷水。扦插初期忌阳光直射,需全日庇荫,待愈合后早晚逐渐增加光照,龙柏发根慢,一般需6-8个月左右,根数少,宜留床1年,第三年春移栽。在培养期需立引杆,注意修剪、摘心、扎枝,使苗木长得挺直、紧密,若培养龙柏球,可去顶摘心,一年行3-4次,逐步养成,龙柏移植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或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进行,带泥球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