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蔷薇科 李属)栽培方法有哪些?
Prunus serrulata Lindl.
樱花是著名的春季花木,通常泛称樱花的除了本种以外还包括其他很多种和变种,本种我国栽培较多,日本更为普遍。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光滑,小枝无毛,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先端尾状,缘有尖锐重锯齿,或单锯齿,齿端短刺芒状,幼叶淡绿褐色,叶柄长1.5~3厘米,常有2~4个腺体。花白色或淡粉红,萼筒钟状,3~5朵成短总状花序,花期4月,与叶同放,7月果熟(见彩图50)。
有很多变种、变型。常见栽培的有:
山樱花var.spontanea花单瓣,较小,径约2厘米,白色或粉红,花梗及花萼无毛,2~3朵总状花序。
毛樱花var.pubescens叶之两面、叶柄、花梗及花萼均多被毛。
重瓣白樱花cv.Albo-plena花白色重瓣,栽培广泛。
重瓣红樱花cv.Roseo-plena花粉红色,重瓣。
红白樱花cv.Albo-rosea花重瓣,花蕾淡红色,开后变白色,有2叶状心皮夹其中。
瑰丽樱花cv.Superba花甚大,淡红色,重瓣,花有长梗。
垂枝樱花cv.Pendula枝开展而下垂,花粉红色,瓣多至50以上,花萼有时为10片。
樱花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
日本晚樱P.lannesiana叶缘有长芒状重锯齿,花大,重瓣,具芳香,花色不一,花梗也有色,品种有50种以上。
日本樱花P.yedoensis也称吉野樱、东京樱,花朵纷繁,花态美丽,单瓣或重瓣,品种繁多。
早樱P.subhirtella也称日本早樱,开花早,桃红色。
垂枝樱P.ltosakura枝下垂,花白或淡红色。
[分布]
樱花主产我国长江流域各地,但东北、华北以及朝鲜、日本均有分布。
[习性]
樱花为温带树种,性喜光,喜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土壤,有一定耐寒能力,除极端低温及寒冷之地外,一般均可适应。栽培品种在北京地区宜选小气候条件较好处栽植。根系较浅,对海潮风抵抗力较弱。对烟尘及有害气体抗性不强。
[繁殖与栽培养护]
用嫁接繁殖,亦可扦插。扦插在春季用硬枝,夏季用嫩枝插。嫁接砧木可用适应性强的单瓣樱花或樱桃实用苗,于3月下旬切接或8月下旬芽接。接活后经3~4年的培育即可出圃。移植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栽植后除幼树适当修剪外,大树尽量少修剪。
樱花也可高枝换头嫁接。方法是采用劈接,用利刀将接穗两侧削成斜面,长约2~3厘米,再将砧木劈2~3厘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使形成层互相对准,用塑料自上而下缠紧,套上塑料袋,把口子缚住,但要留一指空隙使其能通气。嫁接后要细心观察,检查接穗是否新鲜。对砧木上萌生的芽要随时抹去,待接穗叶子展开后,要将塑料袋顶部剪几个孔,让其透气。这种高头换接成活率亦很高,可达90%以上,更主要的可更换新的品种。
樱花移植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小苗留宿土,大树带泥球,立支柱。栽后管理要求不高。但需整形修剪,以培养优美的冠形。因其花芽是由顶芽和枝条先端的几个侧芽分化而成的,因此对花枝不要进行短截。为了顺应它们的自然生长趋势,除应保持较高的树干外,还应培养5个健壮的侧主枝和1根中央领导枝,从而形成高大茂密的观花树体。在早春开花后应及时剪去枯枝、重叠枝及病虫枝,保留长势健壮的枝条,以利通风透光。花后可施1次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促进展叶。有条件亦可根外追肥,喷0.1%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肥液,以利花芽形成和叶色转绿。
主要病虫害有:樱花丛枝病、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穿孔病、流胶病、根癌肿病、膏药病、紫纹羽病、桃蚜、小黑刺蛾、褐刺蛾、迹斑绿刺蛾、苹果透翅蛾、舟形毛虫、吹绵蚧、褐软蚧、桑白盾蚧、星天牛等。防治:①紫纹羽病防治见“二球悬铃木”。②其他病虫害防治同“桃”。
[观赏与应用]
樱花又名山樱花、青肤樱,春日繁花竞放,浓艳喜人,我国栽培观赏已久,秦汉时期即已应用于宫苑之中,唐代已普遍于私家庭园栽植。樱花妩媚多姿,繁花似锦,孤植、丛植或群植,无不适宜,尤以群植于公园及名胜地区、风景区为佳,亦可列植于道旁,背衬常绿树,前流溪水,则红绿相映,相得益彰,且景色清幽,植为堤岸树或风景树,盛开时节,佳景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