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南阳一公司生产出“水氢发动机”,“以水代油”难道成真了么?
最手机上总是刷到水氢汽车的新闻,其实一开始并没在意,因为我小时候就好几次听说类似的新闻,然后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次,审美疲劳了已经。后来有不少粉丝私信我,认为这就是个永动机,让我也去抨击一下伪科学,那我就聊聊吧。虽然我本能上也觉得这个东西很扯蛋,但还是尽可能耐心地去客观分析。不过青年汽车的样车也不可能送给我拆,所以关于技术部分的解析我都是从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捕风捉影的,然后加上自己脑补,纯粹自嗨,大家看了就哈哈一乐吧。
从永动机和能量守恒的角度反驳并不恰当
很多人会拿出一张永动汽车的图,其实最早把水氢汽车和永动机挂钩的人可能只是出于嘲讽,但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真认为水氢汽车是永动机了,然后就被带跑偏了,也从永动机和能量守恒这个角度去怼它。我不是在替青年汽车说话啊,只是客观来讲,人家青年汽车也没表明自己发明的是永动机,毕竟还是要加水车才能跑起来的嘛。水也是含有能量的,既然这套系统需要消耗某种物质怎么会是永动机呢?所以,吃瓜群众想要揭穿谎言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用对方法,挑准角度,我觉得永动机和能量守恒的这个角度并不好,其实可以稍稍调整一下,毕竟打蛇打七寸才能有杀伤力嘛。那么水氢汽车的“七寸”在哪里呢?那就要从青年汽车所给出的原理说明来找答案了,继续往下说。
从“点水成油”的角度质疑更加合适
可能是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青年汽车在媒体面前解释的原理比较零碎,并没有说得很明白,所以我只能通过这几天的新闻报道自己去提炼。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青年汽车发明了某种可以简单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技术,我们就简单概括为“点水成油”吧。其实在我看来,这项技术和汽车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它站在了更高的层面直接解决了能源问题。我一开始就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青年汽车不直接公布自己掌握了点水成油的技术,而偏偏要说自己发明了水氢汽车呢?一个是解决了能源问题,一个是发明了一款汽车,前者岂不是比后者更有价值?其实不然,他们拿汽车作为载体是有原因的,具体什么原因后面再说,让我们先聊聊点水成油的事吧,因为这个话题更有意思。
我曾经两次听过“点水成油”事件
点水成油的故事根本就不新鲜,我最早一次听说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忘记具体是哪一年了,国内有个叫王洪成的人发明了一种“洪成基液”,加在水里可以把水变成“水基燃料”,据说热值比汽油还高,而且零污染。后来这个事情被证明是骗局,事件还被改编成了《我爱我家》里葛大爷出演的那集,葛大爷在电视剧里说的“母液”就是在隐射“洪成基液”(上一次葛优躺成了表情包,结果这次葛大爷又躺枪水氢汽车了,好可怜)。据说当时这个骗局影响很大,因为那个时候中国人在科学素养上和现在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很容易被这种小伎俩蒙蔽眼睛。
第二次听说点水成油就和汽车相关了。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年网络媒体中又流传了一个农村小伙发明了烧水汽车的技术,并且还拿到了专利。后来我仔细研究才发现他只是设计了一个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水雾降温装置,也就是一些简单的管路和机械结构来实现往发动机进气歧管里按一定比例喷射水雾,以此降低进气温度,从而提升发动机燃烧效率。首先我要对这位小伙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点个赞,毕竟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我觉得能DIY动手搞些小发明挺正能量的。不过我要怼一下那个时候的网络媒体,都在夸大其词这件事,越说越离谱,最后说成了“烧水的汽车”。且不说这套设备到底效果如何,就单说进气歧管降温系统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宝马早年就开始在一些概念车甚至民用车上尝试使用了。不管是宝马还是这位小伙,他们运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解决方案有所区别,宝马的那套系统高度依赖电子化,而小伙的是个DIY的简单机械装置。另外,我特地去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去查了一下,这位小伙确实申请了专利,但他申请的是“实用新型专利”,而不是“发明专利”,这两种专利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应用层面的结构设计,而后者是一种原理层面的重大发现。不懂的小伙伴可以上网搜索它们的区别,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一句话,这个烧水汽车完全就是一次赤裸裸的网络媒体集体炒作。
青年的“水氢汽车”到底是什么原理?
第三次听说点水成油的故事就是这次了——青年汽车的水氢汽车。我大致讲一下青年方面所表述的工作原理。首先这是一台电动车,也就是说直接驱动车轮的动力来源于电机,就这部分驱动原理来说其实和特斯拉、蔚来这种纯电汽车来说没什么太大区别,无非是使用永磁同步电机或交流异步电机。咱们接着往下捋。电机想要转动就要有电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能来源主要有三个:1、用外接电源充电;2、用内燃机发电(增程式);3、燃料电池。而水氢汽车的电能就是由第三种,即燃料电池所提供的。所谓的燃料电池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放在车上的小型反应堆,反应堆通过消耗某种燃料产生电能,现在有发展前景的就是氢燃料电池。目前已经有很多车企在研发氢燃料电池,我国也在大力扶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因此也在紧锣密鼓地在全国试点建设加氢站,以便给氢燃料汽车加氢。而这个水氢汽车的噱头就在于,它的氢不是靠加的,而是靠自己产生的,由什么产生呢?水。
按照过去的科学常识,水要想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得经过一个电解的过程,这个电解过程用于实验可以,但是想要把水变成氢气并加以实际使用可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因此根本无法作为民用或商用。而看青年汽车的意思就是已经解决了这个技术瓶颈,一是可以用高效的方式让水分解出氢气(号称是用催化剂),二是这套水分解设备体积还是便携式的(可以放在车上拖着跑)。所以按照这个理论,水氢汽车的工作只要经过以下四步:第一步给水分解设备加水,第二步水分解设备分解出氢气,第三步氢燃料反应堆把氢气转化成电能,第四步电动机消耗电能驱动车子跑。
我对“水氢汽车”的质疑
我们先假设水分解设备确实成功被发明了(虽然我认为不可能),但这条动力输出路径上的能量转换次数太多,要知道每一次的能量转换都是有损耗的,步骤越多损耗越大,所以不得不对水氢汽车的能源效率提出质疑。其次,水分解设备最好的应用场景并不是在每台汽车上装一个,而是统一建设大型的水分解制氢站,然后进行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再把生产的氢输送到遍布各地的小型加氢站,供氢燃料汽车添加,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汽车的重量,也可以提高制氢效率,所以这也是水氢汽车最不合理的地方。第三,水分解设备本身工作也是需要消耗电能的,这个电能的消耗必须要小于氢反应堆所提供的电能,而且还要扣除掉驱动汽车的那一部分,这也是一个特别值得质疑的点。
回到之前我抛出的一个问题,明明水分解的发明可以直接在制氢站上应用,但青年汽车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汽车作为展示载体呢?我琢磨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国家现在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所以以新能源汽车的名义出现可以迅速获得关注度。二是青年汽车的样车是大型车辆,既然涉及商业机密,卡车内部的东西肯定是不能对外公开的,因此里面可以有大量的文章可做。我判断这个车载里其实就是一套欺骗系统,功能就是制造出一个加水就能跑的假象,但可能还暗藏了其他的某些能源,比如装了很多电池???(纯属猜测)。
因此,“以水代油”是否仍然是个老套的骗局,现在不得而知,毕竟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获得更加详细的技术信息,也无人可以对样车进行拆解分析,现在就给它下定论未免太过于主观。但我个人是对此保持高度怀疑和关注的。
只讲真话的硬核系说车,关注“马头人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