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油茶面的制作方法
油茶面的制作材料:主料:花生,红豆,绿豆,芝麻油茶面的做法:1. 清锅炒面,重点是常炒,炒的均匀为上,可以不时用面铲将面球打散。先大火后小火 2. 等面炒熟的时候(面会慢慢变咖啡色,可以闻到熟面香,不放心的话就尝一下,熟面生面的味道能分出吧?),将面铺向四周,中间放油。 3. 油七成熟时将面搅进油中,翻炒,至油溶于面中。出锅 4. 将油茶面平摊于干净的纸上,尽量摊薄,使其散热,如堆在一起面可能会因余热变糊。 5. 另炒香芝麻。吃的时候加糖热水冲。
茶类 奶盖的制作方法
奶盖茶的做法:
一、材料
鲜奶油5:炼奶1:奶精1,盐少许
二、做法
1.依比例准备材料:鲜奶油5:炼奶1:奶精1,盐少许,依序倒入果汁机里,低速搅拌30秒,完成奶盖;
2.红茶叶12g或是两个红茶袋,置入滚沸的500cc热水中,泡12分钟,完成红茶;
3.拿雪克杯依序倒入糖液、冰块、热红茶雪克,倒入杯中留1/3空间,再倒入奶盖,上面可洒抹茶粉,完成。
酥油的制作方法
倍受藏族人青睐的酥油是如何制成的呢?
每年7、8、9月青藏高原草肥水美,气候宜人,正值膘肥体壮的母畜产奶的旺季,是提炼量多质佳酥油的绝好时机。在那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灿烂的阳光洒满了牧场,肥壮的牛羊悠闲自得地啃食着青草,远远望去,似珍珠玛瑙,星罗棋布;似片片云朵,飘来荡去。好一派安谧、宁静的高原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此时妇女们正在家里、帐篷周围,从事提炼酥油等奶制品的劳动。
提炼酥油俗称“打酥油”,工具比较简单:一只酥油桶,一个盛有适量水的大盆。酥油桶是木制的,由三部分组成:(1)木桶,高及人胸,有近五分之一坐入与桶外径相差无几的土坑里。桶身上下等粗,外围上、中、下各部分别用金属箍或竹、藤箍、牛皮箍等箍紧。(2)“甲洛”,一块比木桶内径略小的厚木板,上面掏有三角形或方形的五个孔,其中四孔均匀地分布在木板的各对称部位,中间的方孔上固定着一根一握粗、直、高出桶1尺左右的木棍。一般情况下,“甲洛”总是插在木桶里的。(3)一与桶外径相等的木盖,“甲洛”柄从中央的圆孔中伸出。木盖反面固定着几根木条,使之更稳定地盖于桶上,以保持桶内洁净,酥油桶虽大小不一,但一般都能装60—80斤奶。每逢早、晚,妇女们把滤净的鲜奶倒入酥油桶里,使之略微发酵,如发酵差,可加些温水。打酥油通常由一位妇女承担,遇体弱多病或年老体衰者,也有两人同时操作的。打酥油时,两手握住木柄,用腰、臂以至全身力气,压“甲洛” 下沉,触及桶底;旋松手,任凭浮力又将其缓缓托起。如此周而复始,反复近千次,酥油才从奶中分离,浮于表层。这时,操作者精心、仔细地把酥油捞起,把粘在桶壁上的油点粘出,一并放入盛凉水的大盆里。在凉水中用两手反复捏、攥,直至将酥油团中的杂质——脱脂奶除净为止。人们习惯将酥油拍成扁圆或方形的坨团。夏季一桶奶能打出酥油3—5斤。待酥油坨积多时,男人们将其揣进泡软了的小牛皮或牛羊肚儿中,缝好,以便于保存和运输。
打酥油的劳作虽然单调、枯燥,但却需技巧,费体力。你想想,硬是把80斤的奶水从桶壁与木板间隙及木板的四个孔中挤压出来,得需多大的压力呀!笔者也曾亲自体验,握住木柄,用尽全身的劲儿,才使“甲洛”晃晃悠悠地“逛”至桶底,第二次再触,却将奶泼出许多。要把握好这个“度”还真不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