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资讯>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农业部终于给了答案!

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农业部终于给了答案!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4-10-22 17:13   点击:14   编辑:niming   手机版

一、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农业部终于给了答案!

1. 农业部于2017年9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 张红宇在发布会上表示,为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问题,一方面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实现服务集中型规模经营。

3. 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 近年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领域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个产业。然而,由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服务组织规模小实力弱,对普通农户带动力不强。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

5. 不久前,农业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围绕农村农民所需所盼,对政府相关部门如何指导各类服务组织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

6.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覆盖的领域宽广、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绿色发展、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初加工和市场营销服务等。

7. 针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将积极配合农业部,在政策层面加强扶持和引导,同时在资金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包括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

8. 农业生产托管是实践中提出的迫切要求,既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也解决了“地怎样种好”的问题。农业生产托管有助于解决农业老龄化、兼业化问题,实现集约化经营,降低成本,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9. 针对农业人口老龄化、土地分散和机械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张红宇表示,提升农业机械化、集约化水平需要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机械化大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解决不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问题。

二、中化map订单农业靠谱吗

靠谱。

中化现代农业map是真的,可以让农户受益。map战略是中化农业打造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项目。

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是中化农业推出的一个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可为农户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农业托管服务:精准选种、测土与全自动配肥施肥、智能配药、粮食品质与土壤养分等检测服务、农机服务、农民培训、智慧农业系统。

三、土地托管有生命力吗?

土地托管有没有生命力,取决于服务主体的定位。

首先,会不会与民争利?

嘉祥县供销社主任胡立元说,服务圈主体“姓农”,农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不变,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供销社纵横联网社会化服务,联地、联农、联利,服务圈就能在田间地头扎下根。

资料图

按规定,县级社注资成立农业公司,参股服务圈30%股份,农民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持股70%,这意味着供销社持小股、农民持大股,增收大头给农民,做到“为农”;服务圈明确农资供应、统防统治、融资担保等6项职能,做到“务农”,避免了“非农化”“非粮化”现象。

马海村村民马福秋的土地托管合同约定,他将2.7亩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负责全程作业,种子、农资价格低于市场价10%,收获的粮食全部归他支配。“种什么、怎么种,农民说了算,收益还是自己的,又省心省力,咱心里踏实。”

东王庄村依托合作社“股份式”土地托管,实行“保底+二次分红”,农民分红比例占到40%。村支书单新民认为,土地是农村的稳定器、蓄水池,农民进可打工挣钱,退可守地务农,这样的托管才能稳定。

其次,市场认不认可?

托管把农民联合起来,有了市场话语权,促进了农业“接二连三”。万张为农服务中心托管2万亩地,年初一家外地面粉企业找上门来,统一供种、供肥,订购来年的小麦,每斤价格比市场高近1毛钱。马留绪感叹:“服务圈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资源,要不是有规模效益,哪能有底气接这样的订单。”

不仅农民挣钱,供销社也得有效益。胡立元说:“能生存才可持续。我们主要挣的是服务费,集约化经营节本增效一块,农资差价一块,再一个就是托管费。”比如在粮食烘干环节,一台烘干塔,每天可烘干粮食近200吨,每吨收益120元左右。一季小麦可盈利近20万元;一季玉米,可实现纯利润70多万元。

资料图

马海村土地托管两年,村集体经济有了零的突破。马有信说:“以前村里装了路灯,却交不起电费。如今,每年村集体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能给村里干不少事。”

记者调研了解,土地托管进一步推广也面临难题:

一是用地难。基层干部反映,在农业服务主体用地方面,缺乏政策支持。建一个为农服务中心一般需要20亩地,现在地方用地指标“金贵”,拿出来干农业不容易。建议将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用地需求纳入到设施农业用地范畴,满足现代农业服务需求。

二是资金难。据统计,建一处粮食烘干型为农服务中心,要投资500万元左右,除了财政支持,更多资金靠自筹,有的基层供销社、合作社实力差,拿不出钱,又贷不到款。天成玉米合作社理事长薛改青说,去年建烘干塔,找银行申请150万元贷款,手续都交上去了,就是贷不下来,希望政策能落地。

三是服务能力待加强。人才、资金、装备、经营能力等是新型服务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整合好现有资源是个考验。基层干部说,比如人才,要让农业部门的大量农技人员参与服务体系,还需不断完善机制;再比如农机,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已有不少装备,如果为农服务中心另起炉灶再大量上新机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服务?滕州市供销社主任周茂林认为,下一步要将服务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领域,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增值,这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构成变化和农民的现实需求。

土地托管方式总体可归纳为全程托管、劳务托管和订单托管三种模式。

一是全程托管。托管方收取一定托管费用后,为农户提供耕、种、收、管、售等系列服务。

二是劳务托管。农户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劳务项目委托给托管方承担,农户负责种子、化肥、农药、水电等全部农资投入。

三是订单托管。农户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某个时段的劳务项目委托给托管方,托管方按劳务项目获得报酬。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