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龙井、大佛龙井、嵊州龙井、西湖龙井的区别
1、外型上来说,西湖龙井是黄绿(绿色为主)叶片较小,新昌龙井是黄,叶片较大,大佛龙井和新昌的比较类似。
2、味道上来说,嵊州龙井与西湖龙井比较像开汤后,西湖和嵊州重点是茶的清香味,新昌和大佛以火工味为主,西湖和嵊州的注重茶的本位。
3、时间上来说,新昌和大佛重做工(主要是烘干)乌牛早是茶树的品种,就像做西湖龙井的龙井43一样,成长比一般的龙井茶树早。
扩展资料:
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6号),总局组织完成并通过了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1年20月26日起正式对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域保护。
地域保护范围
根据龙井茶的历史和现状,确定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市、富阳市、萧山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等12个县(市、区)行政区域贩龙井茶产区,以及上虞市毗邻绍兴的磐安县、东阳市、天台县等4个县的部分龙井茶产品为受保护区域。
龙井茶生产分为三大产区:龙井茶西湖产区、龙井茶杭州产区、龙井茶绍兴产区。
质量技术要求
2002年,GB18650—2002《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正式实施。
2008年10月,GB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正式实施。
专用标志使用
在龙井茶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的申报机构申请并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自唐宋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仅产于龙井及附近几个山凹里的一种扁型绿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称雄于世,按传统习惯,世人把这种绿茶叫做“龙井茶”,又因数量不多而变得格外珍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茶产业开始了从大众茶向名优茶的战略转型,量少价高的龙井茶即受到市场的追捧,供不应求。原绍兴、新昌、嵊州等地的“珠茶”产区,率先进行“圆改扁”的尝试,以“浙江龙井”推向市场。从此,各种“龙井茶”遍地开花,从浙江蔓延到江西、福建、四川、贵州等省。为以示区别,“龙井茶”不得不追加为“西湖龙井茶”。 2001年11月,为保护浙江的既得利益,备受争议的《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终于被国家核准,而龙井茶产区正式扩大为西湖区、钱塘区、越州区等三大区域,几乎涵盖了浙江大部分茶叶主产区。 但是,这种漠视历史沿革的行政行为,在各种形形色色“龙井茶”的冲击下,很快就隐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浙江产区已经合法化,有了“名分”不用管,外省的产区则鞭长莫及又管不了。为此,浙江的有关部门又开始提出了注册全省性的“龙井茶”证明商标。 四川的一位茶叶经销户坦承:“龙井茶是全国人民的文化遗产,你们浙江人可以做,我们为啥就不能做?” 而一位在杭州买了“假西湖龙井”的黑龙江游客,则对浙江省任意扩大龙井茶产区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只有杭州才出龙井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了,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你们现在的做法实在欠妥。” 西湖龙井茶的此种尴尬还被带到了“海外”,2004年“浙江十大名茶”在香港展出,“西湖龙井”与“大佛龙井”同行,许多兴冲冲赶来品尝“龙井茶”的特区政府代表、香港市民,都会无一例外地被工作人员问得一头雾水:“是喝西湖龙井,还是大佛龙井?” “怎么会有哪么多的龙井,是老祖宗搞错了,还是浙江搞错了?” “西湖龙井”与“龙井茶”的“拉郎配” 茶产区的扩大,带来了龙井茶各种不同的品质差异,使捉襟见肘的西湖龙井茶打假愈加紧张。为此,杭州各级政府也相应加大了保护力度。政府立法基地保护、二维条码防伪、划区定界、专卖店制度等等,虽是动足了脑筋,却苦于缺少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又受到人力、物力和行政区划的制约,在面对如潮涌来的各类“龙井茶”时,更显得势单力薄。 据有关部门统计,至2004年底,浙江全省龙井茶产量已达1.6万吨、产值近20亿元,占全省茶叶总产值的50%以上,而受种植面积限制的西湖龙井茶仅为1亿元左右。自此,浙江的名茶产业已逐步完成了以“西湖龙井茶”为旗帜到以“龙井茶”为主体的跨越。 随后,一场大规模的按工业化要求组织生产的“龙井茶”产业升级,又被演绎的红红火火。 龙井茶之所以能历经千年、长盛不衰,除对产地有极严格的界定以外,采摘、摊放等等工序都有讲究,抖、搭、甩、压、磨等共有12道手法又要因茶势而变,一气呵成。西湖区的许多老茶农都说,西湖龙井茶的炒制,就是靠这种手里的感觉。 而在此,机制化、标准化、品牌化、商业化已成为新的追求。龙井茶延续千百年的、特有的加工、制作技艺在此被彻底地颠覆,经济效益就成了唯一的核心,机制化成了浙江省内“龙井茶”产区无可逆转的新趋势。 可是,人们难免会有疑惑:“机器生产,不就是和可口可乐、肯德基一样了吗?” 一位名叫陆山正的龙井村村民说:“原产地保护时也说要保护西湖龙井,结果是越弄越乱,证明商标再出来,西湖龙井被机器做的龙井压了一头,今后越加难了。” 一个是延续千年的文化结晶,独此一家;一个是工业化催生出来的“新秀”,跃跃欲试;貌合神离的“拉郎配”焉能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