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制作茶叶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
【唐代制茶法】
如欲窥中国制茶技术演进的全貌,从历代的茶书探索,即可得一完整的概念。唐朝以前因无专论的茶书,关于茶的总总,约只限于文人的吟咏,而对其基本熟悉则文献阙阙,故难以考证汉、魏、六朝制法究为如何?不外由茶经第七章茶的逸事中,摘录北魏张揖所著广雅一文曰:「荆巴之间,采茶叶为饼状……。」由此可得知唐以前即做成饼状的团茶,这应是不会错的,至茶经出,即将制茶的用具及方法著书立论,承先启后,公诸社会,后人欲研究茶史、茶事,均首推茶经,原因即在此。对于制茶过程及使用用具,陆羽分二、三两章分别说明,而团茶的制造方法陆羽则分采、蒸、捣,拍、焙穿、藏等七步骤。并列如下:
【采茶】
茶叶的采摘约在二、三月间,若遇雨天或晴时多云的阴天都不采,一定等到晴天才可摘采,茶芽的选择,以茶树上端长得挺秀的嫩叶为佳。好质量的茶树多野生于奇岩峭壁上,为了采得佳茗,常常要跋山涉水,承受体力的劳累。那时又无采茶工人,茶师通常是自己背着茶笼上山采茶,神异记中曾记载茶人虞洪入山采茶,碰到神仙丹丘子指引佳茗产地,并求以茶祀之的故事。
【蒸茶】
采回鲜叶放在木制或瓦制的甑牛(蒸笼)甑又放在釜上,釜中加水置于鼍上,蒸笼内摆放一层竹皮做成的箄,茶菁平摊其上;蒸熟后将箄掏出即可。
【捣茶】
茶菁既已蒸熟,趁其未凉前,尽速放入杵臼中捣烂,捣得愈细愈好,之后将茶泥倒入茶模,模一般为铁制,木模则较不常用,模子有圆、方或花形,因此团茶的外形有良多种。
【拍茶】
茶模下置檐布(檐是褶文很细,表面光滑的绸布)檐下放石承(受台),承一半埋入土中,使模固定而不滑动。茶泥倾入模后须加以拍击,使其结构紧密坚实不留有缝隙,等茶完全凝固,拉起檐布即可等闲掏出,然后更换下一批凝固的团茶,水份并未干燥,先置庄莉(竹篓)上透干。
【焙茶】
团茶水份若未干,易发霉败坏,难以存藏故须焙干以利珍藏。掠干后的团茶,先用棨(锥刀)挖洞,再用竹扑将已干的茶穴买通,最后用一根细竹棒将一块块的团茶串起来,放在棚(木架)上焙干。焙炉掘地二尺深,宽二尺半,长一丈,上有低墙。焙茶的木架高一尺,分上、下二棚,半干的团茶放在下棚,全干燥后则移到上棚。
【穿茶】
焙干的团茶分斤两贯穿,如中国古代的铜钱中有圆孔或方孔,可用线贯串成串,以便贮蓄或携带,团茶因中间有孔穴,故可穿成一串,较利于运销。江东削竹穿茶,陜西则缝合榖皮来穿茶。江东将一斤的团茶穿成一串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陜西则以一百二十片团茶为「上穿」,八十片为「中穿」,五十片为「小穿」。
【藏茶】
团茶的贮藏是件重要的工作,若珍藏不当则茶味将大受影响。育器是用来贮茶的工具,它以竹片编成,周围并糊上纸,中间设有埋藏热灰的装置,可常保温热,在梅雨季节时可燃烧加温,防止湿气霉坏团茶。